伤寒门上篇-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
“从化”理论是认识“气同病异”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之所以感受相同的邪气以后,不同的人出现了不同的病证,或邪气传入了不同的经,皆是因为体质不同的缘故。
【原文】
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难,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
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提要】
论外感病邪气从化机理。
【注释】
- 伤寒:病证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如中风、伤寒、温病、湿温、热病等,皆可称为伤寒。狭义专指人体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证。
- 传经:邪气由一经传入另一经。
- 六经:即六经辩证。后世医家把《伤寒论》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辩证,统称为六经辨证。
- 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
【白话解】
《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泽明的总纲。尽管伤寒病的变化很多,但都可以用六经辨证把它们包括在内。虽然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侵袭了人体,都能使人生病,但是不同的人在感受相同的邪气之后,所发生的病证,却并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在发病之前,往往是不能预知病情变化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形体的强弱和脏腑的虚实不同,所以病证也随着不同体质的人而发生不同的变化。例如:阴气较弱,阳气偏亢的人感受邪气以后,邪气容易从阳化热;阳气较弱、阴气较盛的人感受邪气以后,邪气就容易从阴化寒;正气较强而邪气亦盛的人,多会形成实证;正气较弱且病邪缠绵的人,多会发展成虚证。这些变化虽然复杂多端,但只要掌握了阴阳变化的道理,明白了阴盛、水胜则阳虚、火衰;阳盛、火旺则阴亏、水干,那么邪气的从阴化寒或从阳化热的病理机制,又有什么难于理解的呢?不要认为伤寒病变化多端,症状复杂,难以琢磨,其实都不能离开阴阳、表里、六经的范围。
【按语】
“审证求因”是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之一,正如前人所说:“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风、寒、暑、湿、燥、火,如果未能伤人而发病,只能称其为“六气”,是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只有伤人而发病,才能称其为“六淫”。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中医在临证判断病因时,并不是根据病人所处环境的客观气候条件,而是根据病人发病后的症状表现。而发生在人体的各种症状表现,既包括了邪气的作用,也包括了正气对邪气的反应能力和抗邪状态。因此中医这种审证求因的方法,更能准确地把握疾病的本质。
“从化”理论是认识“气同病异”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之所以感受相同的邪气以后,不同的人出现了不同的病证,或邪气传入了不同的经,皆是因为体质不同的缘故。素体阴虚阳亢者,邪气易从阳化热;素体阳虚阴盛者,邪气必从阴化寒。某经津血不足者,邪气则易乘之而燥化;某经阳气虚衰者,邪气则易乘之而寒化,这就叫做“从化”。这种重视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主导作用的认识,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