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8
- 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 生之本,本于阴阳。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绪论
《伤寒论》内容和贡献
-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辩证论治方法,也记述了大量的中医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
- 它所创立的六经辩证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六经辩证方法的临床应用,使辩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作为中医的诊疗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
- 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而且据证立法,因法设方,疗效可靠,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而且也经得起不同时期的临床实践及现代科学的检验,故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为方剂学的奠基。
- 它所运用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涩等治法,所隐含的治病求本、调和阴阳、祛邪扶正、标本缓急、随证施治、扶阳气以保胃气、存津液、扶阳气等治则,为中国医治法、治则之圭臬。
- 书中所载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含咽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为中医药剂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伤寒论》不仅是中医外感病学、中医内科学等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而且也是中医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自晋代以来,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称其为“启万世之法门,诚医门之圣书。” 自唐代以来就作为医官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伤寒论》是继承发扬中医遗产的必读典籍,也是中医院校中医的一门必修课和考试课。还是中医各科临床医师终生要读的一本书。
关于六经辩证
六经各分手足,经络又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阴阳,通行气血,流布津液,因此六经实际上是总领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以及阴阳、气血、津液、精神的生理功能,是将人体分为六大功能体系。虽用“六经”命名,并非专指经络。
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 在《伤寒论》中所讲的六经是六经病。六经病是人体感受外邪后,六大功能体系在和外邪做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它既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可以看成是既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证候。
- 六经辩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方法的简称。这一辩证方法,是张仲景在收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之后,对这些资料采取的一种分类研究方法。它是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受邪后的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体征进行分类、归纳,进而判断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决定治法和处方等问题的种辩证论治方法与体系。
- 在六经辩证中,三阴三阳是病证或说是病理的概念,包括了病位、病性和病势的含义。太阳病,病变部位就原文来看,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腑、体表营卫,其主要证候为体表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阳气开始抗邪,属阳证、表证、阳证的初起;如邪气循经入腑,则会有气化不利的畜水证和血热互结的畜血证。阳明病,病变部位涉及到足阳明胃经、胃肠之腑,邪气已经入里化热,因此阳明病的主要证候是盛阳感热邪,两阳相争而出现的大热、大实之证,为里证,为阳证的极期。少阳病,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胆腑和三焦,邪 气在经为寒,在腑化热。其主进一步发展,邪气既可以由阳入阴传太阴,转成阴证;也可以内传阳明,进而发展为阳证的极期。太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阴脾经和脾脏,主要证候是太阴脾脏的虚寒证,为阴证、里证,是阴证初起,阴证的轻浅阶段。少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手、足少阴经、肾以及足少阴肾经。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病及少阴,涉及到人体根本阳气的动摇,故为阴证,里证,为阴证的危重期。厥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厥阴肝经、肝和心包,如果邪由少阴传来,也就是说在心肾真阳衰微的基础上,寒邪进一步传入厥阴,则属阴证、里证,为阴证的终末期,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阴盛阳绝的死证。但如果是外寒直接侵袭阴经、脏,则属可以治疗的厥阴寒证。而当阴寒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而爆发时,又
六经病的传经和变证
- 六经病的传经: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则叫传经。一般来说,正虚邪盛,则邪气由表传里,由阳入阴;正复邪退,则邪气由里出表,由阴转了。无论病证由表入里,由阳入阴,还是由里出表,由阴转阳,皆称为传经。所不同的是,前者属邪胜病进,后者属邪衰病退。
- 六经病的传经与否,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
- 正气的盛衰:正气充盛,抗邪有力,则邪气不能内传;若正气衰弱,则易致邪气内传;若邪气已内传,但如正气恢复,已具驱邪外出之力,则可使病证由阴转阳,由里出表。
- 邪气的轻重:惹感邪重,其势较盛,则多会内传;若邪气不甚,或邪气已衰,则无力内传,或虽已内传,亦可有外出之机。
- 治疗是否得当: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行使正确的治疗,关系到是否能截断病程,及时治愈,也关系到疾病的传经是否及传经的趋向。
- 体质的强弱与宿疾的有无:体质弱者,病邪易传,并多传三阴,体者较强者,不易传经,即便传经,也多传三阳;有宿疾者,其传经多与宿疾所在的脏腑有关。
- 判断六经病是否要传经,须据脉证变化而定,并不以病程日数的多少来推断。
六经的变证和坏病
六经病失治或误治后,使临床证候发生了变化,新的证候不属于六经病证,不能用六经正名来命名者,后世医学家习惯称其为变证。凡是反复误治所造成变证,《伤寒论》称其为坏病。变证和坏病,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虚实兼见,变化多端,故治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也是“辨证论治”精神最明确的文字表述。
六经发病的特殊形式
- 无论是合病或并病,病人当前的病证都是两经或两经上的症状都存在,因此只能从发病的病史上来判断是合病还是并病。由于现代临床以辨证为准,判断是合病、并病意义不大,所以这些词汇在现代也不常用了。
- 直中:病邪不经三阳,直接入侵三阴而发病,叫“直中”。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阳气素虚,抗邪无力,使病邪得以长驱直入阴经而发病。凡属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尤其是少阴直中,病情就更加沉重。但也有邪气太盛,而直接侵犯内脏者,其实病人的阳气原本不衰,在这种情况下,祛除病因后,预后则比较好。
- 两感:凡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者,则称“两感”。如太阳与少阴同时受邪而发病则称太少两感。
六经辨证和其他辩证方法关系
- 八纲辨证只是辨别病证属性的大方向,并不能直接指导选方遣药。而六经辩证则可以具体确定所选用的方药。
- 六经辨证含有脏腑经络辨证的内容:六经病中的经络病主,是构成经络辨证的内容之一;六经病中的腑证和脏证,则是脏腑辨证中不可缺少的素材。不过脏腑经络辨证是医学家将脏腑经络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气、血、津、液、痰饮、水湿种种病证都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类。而六经辨证则是仲景根据临床实际,尤其是外感病的临床实际资料,用六经进行了分类,并没有涵盖脏腑经络所有可能出现的病证。但脏腑经络辨证缺少病证和病证之间的有机关联,而六经辨证则提示了六经病之间的传经、合病、并病关系。
-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共同构成了对外感病辨治的完整体系。 现代临床,通常是以六经辨伤寒病,以卫气营血辨温病,以三焦辨湿温病,从而使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得以完备。三种辨证方法,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往往不能够截然分开,具体到一个病人,在其疾病的初起,可能运用的是六经辨证,但其中可能运用到卫气营血辨证或三焦辨证,而其后其又可能运用到六经辨证。三种辨证方法常常交叉甚至重叠运用。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与要求
- 熟读默记,娴熟于心。 背诵《伤寒论》中重要原文,这几乎是历代名医的基本功之一。背诵原文的目的和作用,一方面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利于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另一方面是,书背熟了,临床应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从而就减少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 学以致用,验于临证。 要想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通过临床实践,运用了《伤寒论》的理论和方药,治好了某些病证,尝到了甜头,才能使你真正的理解和体会到仲景的深意和《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能真正的变成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阅读诸注,深入研习。 重要论著和论文,或以经解经探究经文原旨,或训诂考据补亡重编大论原文,或阐释伤寒证候的病因病机,或扩大伤寒方剂的应用范围,或新增证候以见疾病谱的历史变化 ,或新补方剂以疗仲景之未及,从而大大发展了丰富伤寒学术,续写了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史,并且形成了不同的学术研究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