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6

“银翘散治太阳温,脉数发热口渴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辨大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1. 温病和太阳的风寒外感不同。中风、伤寒这些太阳病都没有口渴。如果到了口渴的程度,一定是传到阳明,或者是传到少阳了。也就是说,只有邪气入里化热而出现传变,才会出现口渴。
  2. 温病是一种温热之邪所致,在“太阳病”这个开始阶段,也可以说是在卫分阶段,就会出现口渴这些热邪伤阴、伤津液的症状,这是它的特点。另外,因为它是温热之邪,不是风寒之邪,所以不恶寒。根据临床观察,温病初起的时候也会有轻微恶寒,但恶寒的时候很智囊,症状也很轻。
  3. 中医对温病的认识:第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温病是由伏邪所致。也就是说,虽然在冬季感受了寒邪,但是没发作,而是潜伏在里,随着春季的阳气外引,或者一些外因的诱发,人身的阳气就化热了,出现了一些温热的现象。第二,“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人体内阴精不足,必然导致阳热有余,感受了邪气就会化热,出现一些温热的现象。第三,“先夏至日为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夏至以前的化热的病叫温病,夏至以后化热的病叫暑病。清朝对于温病的认识理进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伤了手太阴肺经所致,叫做太阳温病。热邪必伤阴,以太阴为主。
  4. 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最能伤人的阴气、津液。因为温邪伤津液,化热最快,所以出现“发热而渴”。因为热势较甚,所以恶寒为轻,甚至不恶寒。将温病与伤寒混淆,往往会造成对温病的误治,譬如用麻黄、桂枝治疗温病发生错误的医案很多。温病是温热伤阴之病,用麻黄、桂枝这些辛温之药不但治不了温邪,还会助热伤阴,后患无穷。
  5. 张仲景在论风寒以后要提出来温病和风温,是因为这种病有一些像太阳病,是太阳病的类证,也可能有头疼、发热,开始的时候也可能有轻微恶寒,但是它是温邪所致,会出现口渴这些伤阴的症状,所以千万不能够混淆。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真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曰,再逆促命期。(7)]

  1. 风温比温病更严重,因为温热还加风,就叫风温。风温之邪也是造成温病的一种邪气。
  2. “若发汗已”,“已”,已毕,发汗已毕,说明之前一定有表证。风温也有类似太阳病的证候,譬如发热,头疼之类。如果属于风寒外感,发汗以后,烧就退了,表就解了。如果把风温病也当作一般风寒外感而用发汗之法,就会出现“身灼热者”,身热更重了,像火烤一样。说明用辛温发汗法治疗风湿病,不但不能退热,反而能增热。
  3. “风温为病”的证候有哪些? 首先是脉象变化,脉阴阳俱浮 ,因为风温合邪,所以浮而不紧,和太阳伤寒有所区别。“自汗出” ,风温之邪迫津液外泄,就会有汗出。“身重”,是热邪壅盛的反映。伤寒是浑身疼痛的,因为寒邪伤阳,气血凝滞。风温之邪壅遏阳气,使阳热之气盛,就会“身重”。以后的大青龙汤证也有身重,与此道理相同。“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是风温之邪影响心肺所致。心神被扰,就会出现昏睡,精神昏聩,“多睡睡”实际上有神昏的倾向。以主言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语言难出”。这都是热邪伤心的反映。肺气被遏,就会出现“鼻息必鼾”,呼吸粗重。这些症状都很严重。
  4. 对于风湿病,只有采用甘寒辛凉之品来清热滋阴,别无他法。如果不这样治疗,“若被下者,小便不利”,泻下就会伤阴,就会出现小便不利。肝肾之阴受伤,就会出现“直视”,眼球转动不灵。这都是危险的征兆。“失溲”,“溲”指的是二便,大便为大溲,小便为小溲。误下以后,伤了津液,应当小便的时候会出现小便不利。同时,已经出现了神昏、多眠睡,下焦的肾失去了主宰小便的作用,在应该小便的时候反而会遗尿。
  5. “惹被火者,微发黄色”,古代经常用艾灸、瓦慰之类的物理疗法使人出汗退烧,叫做火疗。风温病本来就是热邪所致,如果误用火疗,就是火上加火,皮肤就会出现轻微发黄,就像烟熏的一样。“剧则如惊痫,时瘛疭”,如果热邪伤了心肝之阴,就更为严重了,会出现类惊痫的“时瘛疭”,如果阵发性的抽搐。惊痫是古代儿科的一种证候,主要风到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八候。
  6. “若火熏之”,这就是错上加错了。火熏是古代的一种发汗法,又叫劫汗法。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误治尚且可以迁延时间,还有挽救的机会。伤阴已很重,如果再加上火熏,就是一误再误,会促短人的性命,导致死亡了。
  7. “银翘散治太阳温,脉数发热口渴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Next Post Previous Post
No Comment
Add Comment
comment url